依法整治法律服务市场秩序,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临沂市司法局践行法治为民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省司法厅部署要求,主动作为,协同联动,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有效整治了法律服务市场秩序。
一是提高站位,主动作为。临沂市市、县(区)司法行政机关主动作为,联合公安、民政、城管、审批、市场监管等部门印发《法律服务市场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制定包含六大类30项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清单,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
二是加强联动,协同发力。通过召开全市法律服务市场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依法整治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假冒律师执业、虚假宣传、乱收费、包打赢等乱象,建立“行政审批源头把控、市场监管靶向发力、公安司法协同联动、综合执法攻坚治乱、民政职能深度融入”的六部门协作机制。
三是强化监管,精准治理。组织全市214家律师事务所、3000名执业律师全部签署《承诺书》,承诺不与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合作办案,共同抵制法律(咨询)服务机构以律师名义非法承揽业务、扰乱法律服务市场。
四是靶向检查,精准发力。依据《律师法》,联合市场监管部门,针对“黑律师”“法律黄牛”乱象开展执法检查;依据《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联合市场监管、城管部门,依法整治标称“包胜诉、包执行”的法律(咨询)服务机构,责令拆除违规广告牌,清理悬挂“北京大律”“垫资打官司”等字样的车辆;依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联合行政审批部门,依法纠正不符合名称规定的企业,责令企业变更名称。
五是强化宣传,有效识别。在网站、微信公众号,及时更新律师事务所、律师信息,畅通合法合规法律服务渠道;印发宣传资料10万余册,在法院、交警大队、医院、商场等进行密集宣传;依法提示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咨询公司的区别,制作发布《识别真假律师》普法短视频,引导群众有效识别。
活动开展以来,全市联合检查法律(咨询)服务机构306家,列入经营异常法律(咨询)服务机构25家,劝退注销法律(咨询)服务机构16家,拆除违规广告牌57处,查处违规经营行为59起。通过依法整治法律服务市场乱象,投诉举报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的案件同比下降30%,有效维护了公民、法人合法权益,扎实推进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为推进社会综合治理贡献了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