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6月5日下午,山东正之源律师事务所潘丽萍律师参加了临沂市行风热线开播20周年座谈会,由市律协推荐的其作品《在路上》荣获行风热线20周年征文活动一等奖。


小楼一夜听春雨,醒来阳光满前户。当春日暖阳透过摇曳柳枝照耀窗台的时候,我已经忙碌收拾今天工作需要的材料:答辩状、证据清单、辩论意见、授权委托,当然还少不了印有国徽的律师执业证。我,是一名律师,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是我的基本工作。今天下午在济南参加开庭,迎着朝阳上路,踏着晚霞归来,是我们工作的特点。仔细检查行囊,然后发动汽车,收音机里熟悉的音乐瞬间响起,“关注社会热点,倾听群众呼声,推动民生发展,共建美好生活,欢迎收听今天的行风热线节目”。往事涌上脑海:
2010年前后,我还是临沂市交通运输局兰山分局的一名普通职工,负责法制办工作。当时《行风热线》栏目由于开播效果良好,于是扩大了上线单位,做为兰山区直单位兰山交通运输分局也参与到上线工作,而上线的准备落实工作领导则指定由我们法制办负责。当领导安排我这个工作任务时,开始觉得头疼,老虎吃天无处下口,从未参与过此类活动,不知道工作怎么开展。不知道没关系,不耻下问,多学多做!打电话,找朋友,查资料,只要让我知道谁接触过上线任务,我就会向他学流程、找经验。经了解,我的工作阵地就在导播间,工作内容就是协助导播人员区别所打进的电话是否属于本次上线单位的职能,所反映的问题是否属于合理诉求,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切入直播间。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每次上线前我都会为上线领导梳理一些针对当前我区交通运输行业的亮点工作进行宣传,还准备一些群众可能比较关心的民生问题、热点问题方便群众电话咨询。而上线结束后,听众反映问题的落实就成为我本月工作的一个工作重点,上报领导审批、安排专人落实、与反映群众联系提供反馈、下次栏目上线的节目反馈等等。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我就熟悉了《行风热线》的工作流程,逐渐融入节目中。
有一个案例印象深刻,记得是在2013年,在上线过程中接到一个群众来电,反映他的货运车辆在兰山区被稽查人员查扣,查扣原因是因为超限超载运输,希望能够尽快处理。下线后,按照领导的指示,我当即与反映人取得联系,原来反映人并非当地人,在车辆被依法查扣后,按照法规要求,应当先卸货再处理。可是由于反映人人生地不熟,不知怎样才能快速卸货转运,一来二去时间就越拖越长,自己只是干着急。了解到这个情况,我利用午休时间与反映人一同联系货运站,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先卸后装”的工作,下午货运站就“快马加鞭”地将货物运出,大大节约了反映人的运输成本,并保证货物的准时送达。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是非常平常的一件事情,但没有想到的是,一周后一面锦旗就送到了分局办公室,“情系百姓,依法行政”,这八个字不仅是对我工作的肯定,同时也让我对《行风热线》栏目有了重新的认识。从此以后,我就更加关注这个栏目,用自己的细心、耐心来对待每一个反映人,努力为反映人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就这样,一月接一月,年复又一年,一做就是四个年头。
2014年冬,我离开了交通运输系统,成为了一名律师。虽然没有机会再参与《行风热线》的幕后工作,但我依然是《行风热线》栏目的一名忠实听众。之所以特别喜欢这个栏目,根本原因就是他做到了真正的为百姓解忧,为百姓办事。虽然我只是一名律师,但做为一名共产党员,服务群众永远是我的义务。即使职业发生转变,但我依然思考,如何才能在新的岗位发挥自己的作用,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继续服务于大众。
偶然的机会,临沂公共频道的《马上就办直通车》栏目联系上我,希望我可以就一些百姓常见的法律问题接受采访,一听有这个机会,我当然会认真把握。采访前做足功课,就采访的问题所涉及的法律问题站在律师的专业角度进行剖析,然后又提出专业的律师建议。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分析讲解受到观众的认可及好评。同时,临沂公共频道的《百姓调解》也找到我,邀请我做为该栏目的特邀律师参与现场调解及律师说法板块。说实话,电视调解和诉讼调解是有很大区别的,没有法庭规则的约束,电视调解现场可能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同时,由于电视调解面对镜头,而镜头后面则是临沂三区九县的市民,因此每句话、每个动作都要十分审慎才行,如果有不妥当的地方,自己丢脸也就算了,重要的是会误导电视机前的广大观众。因此,每次参与此类节目,我都会精心准备,不仅要讲法,还要讲的贴近百姓,让百姓明白法律法规;不仅要调解,还要调的双方心服口服,让百姓接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为律师,工作时间相对比较紧张,我们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不是在开庭,就是在开庭的路上”,抽出时间准备节目录制我就只能在我的休息时间来进行。多少次的挑灯夜战,换来了群众对我的认可:“潘律师,谢谢你”、“潘律师,我可喜欢看你讲的法律了”、“潘律师,你得帮我讲讲这个理”......这让我觉得,我又能以自己的方式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心里万分的激动。
“今天的栏目到这就结束了,我们明天再见”,《行风热线》栏目结束音乐响起。正像《行风热线》栏目所说的,“推动民生发展,共建美好生活”,《行风热线》栏目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群众的一个又一个的“小问题”,更是为了共建美好生活,而美好生活的共建是离不开“你、我、他”,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为了我们大家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在路上。
(作者:山东正之源律师事务所 潘丽萍律师)